一场商业竞争的和解,折射出中国互联网竞争逻辑的历史性转变
就在去年,京东与美团还在外卖和即时零售领域展开激烈交锋,如今却上演了一出“化敌为友”的戏码。京东自营外卖品牌“七鲜小厨”已悄然登陆美团APP,不仅免收配送费,还支持使用美团的膨胀红包。
与此同时,京东全新推出的独立咖啡品牌“七鲜咖啡”也已登陆美团平台。 这一转变标志着中国本地生活与即时零售市场正进入一个更加成熟、理性与多元共生的新阶段。
京东与美团的合作,离不开刘强东与王兴长达八年的交情。 从乌镇“东兴局”到历年私下会面,两人始终保持沟通。 2025年6月,刘强东进军外卖前特意约请王兴吃饭,并邀姚劲波、程维作陪,当面表明意图,称“和兴哥是很好的朋友”。
即便在业务竞争期间,刘强东仍在京东品酒会上公开表达对王兴的尊重,强调“企业家不该因竞争成仇人”。 这份超越竞争的情谊,成为打破僵局的情感纽带。
七鲜小厨于今年7月在北京率先落地,主打“外卖+自提”模式,不设堂食。 为快速拓展自营外卖业务,京东同步启动了“菜品合伙人”计划,宣布投入10亿元资金,目标在三年内建成1万家门店。
几乎在同一时间,美团也推出了自营餐饮项目“浣熊食堂”,并承诺为商家提供覆盖供应链、明厨亮灶到数字化运营的全链条支持。 美团还宣布,未来三年将在全国建设1200家“浣熊食堂”。 彼时,业界普遍将双方的举措解读为攻防对峙之举。
从激烈的竞争转向合作,背后是双方的利益考量。
对京东而言,接入美团庞大的6.9亿年活用户与覆盖90%区县的配送网络,有助于“七鲜小厨”、“七鲜咖啡”等新业务快速打开市场、提升用户触达效率。
对美团来说,引入京东的高品质自营商品与服务,不仅丰富了平台供给,也增强了用户粘性。
在饿了么、抖音、小红书等平台持续加码本地生活赛道的背景下,美团与京东的“握手言和”,既是对行业竞争格局的理性回应,也为双方在各自优势领域深耕创造了更大空间。
七鲜小厨业务负责人刘斌曾表示:“我们是非常开放的,只要消费者有需求,或者说其他平台也愿意,我们可能一起合作,为广大的消费者提供优质又便宜的餐饮。我们不抢餐厅的生意,更不涉及跟其他外卖平台之间有什么竞争。”
细心的消费者可能会发现,七鲜小厨实际上已经同步入驻了美团和淘宝闪购两大平台。
在北京区域,七鲜小厨(长保大厦店)在淘宝闪购月销量已超2000单,在美团外卖月销量也超过400单。 而在京东自家平台上,累计销售已超过9万单。
在价格方面,七鲜小厨在不同平台也提供了有竞争力的价格。以招牌菜辣椒炒肉为例,在美团到手价为17.71元,饿了么为17.8元,京东外卖券后到手价为13.8元。
值得注意的是配送范围的差异:在饿了么上,北京地区的用户可以使用蜂鸟全城达配送服务,即使距离店铺15公里以外也能配送,而美团仅支持店铺附近一定范围内的配送。
这场从“对抗”走向“协同”的转变,标志着中国互联网行业竞争逻辑的根本变化。
刘强东曾直言,希望民营企业“简单点”,该竞争竞争,靠商业模式、价值和信誉来赢得消费者,但是企业家不应该变成仇人,没有必要变成个人恩怨。
京东此次同步入驻美团与淘宝闪购,标志其正式转向“多平台协同”战略。 这既是对刘斌所言“对消费端绝不设限”的兑现,也体现出京东作为供给方,在平台选择上的主动性与灵活性。
对京东而言,此举实现订单来源多元化、用户覆盖最大化,并在平台间形成良性竞争,争取更优合作条件。 正如内部人士所言:“我们对所有平台保持开放,核心是保障自营品控与获取增量订单。”
随着双11临近,即时零售行业的风吹草动也值得关注。
今年618期间,淘宝、京东、美团等头部平台已经在即时零售这一新兴场景展开了激烈的角逐。 美团闪购参与618首日,成交额同比增长2倍。
淘宝闪购已经率先出击,首次参与“天猫双11”。 10月15日至11月14日,88VIP用户进入闪购频道,每日专享两个5折红包。
美团方面,双11前也有大动作,美团闪购近期发布了新的“品牌官旗闪电仓”项目,邀请品牌商家入驻,提供“30分钟送达、24小时营业”的服务。
今年的即时零售无疑将成为双11的全新主战场。
京东自营外卖门店七鲜小厨入驻美团,看似简单的商业合作,背后却反映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竞争格局的深刻变化。
从“零和博弈”到“竞合共荣”,美团与京东的“握手言和”,为整个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。当美团强大的即时配送网络与京东的供应链能力相结合,双方在各自优势领域深耕,共同做大市场蛋糕,无疑将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优质、更便捷的服务体验。
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,没有永恒的对手,只有永远的利益。而当竞争超越简单的你输我赢,转向协同发展、互利共赢,整个行业才会走向更加成熟的未来。